甚么是情绪管理?
2022-09-24 5192 许林根 澳门日报
阿欣是一个心思细密的员工,做事认真负责,但常常因为顾虑太多,一方面担心同事的想法,又要顾及上司的要求,还有自己的表现是否称职等等,使得她不时陷入左思右想的情绪而闷闷不乐。上司跟她讨论工作时,鼓励她要学习情绪管理。
阿强是一名中学生,最近有几次跟同学争吵,细问之下发现阿强比较冲动,常常没有听同学说完就认为同学对他有偏见而发生争吵,导师开导他的时候鼓励他多学习情绪管理。
小梅刚刚上幼稚园,父母发现她多愁善感,因为一点小事就伤心地哭起来,例如打翻了一点牛奶、找不到自己的玩具,情绪波动且久久不能平息,父母想着是否要带小梅去参加情绪管理班。到底甚么是情绪管理?为怎么成年人、学生甚至幼儿都要学情绪管理,怎样才是好的情绪管理者呢?
首先让我们对“情绪管理”进行自由联想,你会想到甚么?好脾气、能承受压力、自己骗自己、弹性大、心理大师、泰山崩于前不形于色、沉得住气……当中有部分是情绪管理良好的行为表现,但也有一些是我们的迷思。
讨论情绪管理前要先知道情绪智商,一九八三年,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 提出了多元智力,指出除了传统智能 (IQ),例如逻辑、语文、记忆等能力以外,人际及社交智能也是组成智能的重要因素。多元智能的概念深深影响近年的教育发展,坊间各式各样的情绪班、社交班如雨后春笋。而将情绪智商 (EQ) 变成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则全靠丹尼尔高曼教授 (Daniel Goleman) 于一九九五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EQ》。当年的研究发现,高的EQ与职场的表现有着明显的相关,此后一般企业在招聘人员,或者年度工作评核时,也开始加入了相关的能与别人合作、人际关係、情绪管理等项目。
笔者认为情绪管理就是提升自己的情绪智商,而情绪智商越高,社交能力、人际关係也越流畅。回想日常生活,我们很容易理解,良好社交关係的基础就在于我们是否善于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以及理解别人的情绪,并做出对自己仁慈及对人友善的回应。
只有当我们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敏感度了解得更準确,才能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非强忍感受、压抑感受或冲动地不被情绪带着走。
在上述的故事中,良好的情绪管理表现会是这样的:阿欣能适度地顾及其他人的想法,但凭着经验让自己作出决定,不会让自己陷入两难;阿强能更有耐性聆听别人的想法,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情,减少误解别人的意思;年幼的阿梅会懂得表达自己的难过,也明白时间终会过去,已发生的事情不会改变,那么就能回到当下好好生活。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jiankang/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