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22-03-23 2905 李亚 澳门日报

 最近网上有个梗,朋友问你在做什么,回答说读书。朋友再问读什么书,回答是小红书。

 现在大家看小红书和脸书的时间比看实体书要长得多。我平日无聊时,总爱在微信“看一看”中读娱乐八卦,或者在小红书上“云吸猫”和看美食介绍。

 没有办法,打开手机时只想放空脑子消遣。当看到篇幅较长或者话题严肃的长文,几乎都是塞到收藏功能中,等日后再看。

 记得有位研究网络文学的学者说,网络小说跟传统文学相比,一个特点就是尽量使用固定的词语和情景描写,写得简明通俗,让读者轻易唤起之前的记忆,快速投入文字当中享受情节,而不用进行深思。

 网络上的文章也基于这点,用尽可能简单的陈述,满足读者有限的注意力,使读者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快速得到结论,出现的都是篇幅短小、结构简单的文章。

 不仅读者不爱读长文,创作者也不怎么爱写。现在大部分的社交平台都在用算法分配流量。阅读量越高、互动数越多的内容,越能被分配给更多读者。在流量变现的大环境下,文章纷纷以获得流量为目标,内容要足够煽情或是激起焦虑,甚至不惜扭曲现实、凭空捏造来吸引观众点击。我最近看的一本教写作的书,更直言全书重点就是要教读者写出爆款文章,开宗明义就说起标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概括文章,而是要吸引读者眼球。

 而且在知识付费的机制下,很多作者选择把有价值的东西私有化起来变现。以前刷“知乎”的时候,很多问题下还有大V愿意分享心得、拿出“乾货”来。但现在,很多有含金量的内容,都被包装成付费课程,很少再看到高质量的分享。好读者少,好作者也少,这大概是当下网络圈中的困境吧。

 木 芹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dushu/808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