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声传哭儒公——悼念宋柏年教授

2023-01-14 2135 张邦宁 澳门日报

 “你和李杨都研究女作家,李杨对我说过。人家老是说澳门是弹丸之地,其实女作家不少,连我这个不太关心的人都知道澳门最出名的女作家有周桐、汤梅笑、廖子馨,还有写诗的懿灵、林玉凤、冯倾城等。”

 “你知道的不少嘛!我看你也应该加入研究中国女性文学的行当裏啦。”

 “不敢!我哪敢研究啊!我只是在《澳门日报》的副刊裏偶尔浏览她们的文章而已。”

 在澳门,我住南园,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宋柏年的办公室。每天走几次“高美士街”,我问宋柏年:“高美士是个什么人?”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土生葡人汉学家、历史学家兼作家!他对澳门贡献很大。澳门的历史与汉学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繫。”

 是的,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最早从澳门进入中国,意大利的罗明坚和利玛窦以及后来许多知名传教士,都从澳门这个桥樑进入中国内地,成就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没有他们,人类文化史上就没有汉学(SINOLOGY)的诞生和东西方真正伟大的接触和交流。

 我有一部宋柏年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它属于中国文学域外传播与研究的着作,就想请他写一部《澳门与汉学的诞生》,编入我与吴志良博士连袂主编的“列国汉学史书系”。他说:“这个题目非常好!澳门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厚,但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建议你找李向玉、金国平、李长森,他们不但精通葡语,也与葡国的文化关係密切。”我知道李向玉出版了《汉学家的摇篮: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李长森出版了《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近代澳门外报史稿》等都与汉学有关,但他们都没有答应接手这个专案。

 二○○二年,宋柏年教授参与创建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翌年在李向玉主持下,作为常务副主编又直接操劳创办《中西文化研究》杂誌。为了这个杂誌,他主持来自北京、南京、广州等学者座谈,我和冯天瑜、钱林森、汤开建、张西平等多位学者莅临澳门出主意,我作为带路人,还与李向玉、宋柏年到北京拜会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汤一介等文化大师,请他们做顾问;我因创办和主编《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曾被邀参与编辑,先后与刘梦春、黄雁鸿编了几期杂誌,在我的建议下,又在《中华读书报》上以四分之一的版面刊发目录,使其一开局就着名学者云集,学术影响风生水起,成为澳门文化的灯塔。但后来,这个“灯塔”突然被拆,宋柏年痛苦地把这个不幸告诉我:“老阎兄,被你称为文化‘灯塔’的《中西文化研究》被停刊了!”这个真正融通中西文化的杂誌,时至今日,大中华杂誌数千家,也还没有一家是以此为宗旨的杂誌。虽然这个浸满他的思想和心血的杂誌交了出去,但依然是他的精神寄託与所爱。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lishi/1027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