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2022-08-17 4475 韩雪丽 澳门日报

 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在于以人才培育为己任,推动社会进步,服务经济发展,它在引领社会前进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澳门高等教育经历了回归廿年中迅猛发展阶段,紧接着又迎来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新发展机遇。如何紧抓大好时机,乘势而上,开创澳门高等教育新的黄金廿年?值得认真思考、探究。仅将近期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读者分享,冀能抛砖引玉,共同为澳门高等教育的未来建言献策。

 回顾和梳理:由小变大,从弱走强的黄金廿年。

 澳门回归,特区成立,造就了澳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廿年,经历由小变大,从弱走强,具备了相当规模,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也有长足进步,堪称沧海变桑田。

 1.澳门现有各类高等院校共十所,涵盖文凭课程以及学士、硕士、博士不同阶段的学位课程,在校学生四万人左右,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95%。澳门已稳定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就业人群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高于40%(预计还将快速提升),达亚洲地区先进水平,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若。

 2.澳门高校的学术研究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其主要标誌是经国家科技部审批,建立了四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其他科技创新範畴均有明显进步。

 3.两所主要高校在两岸四地、在亚洲、乃至世界大学排名中均榜上有名,尤其在年轻大学的排名中位居前列,仍在不断提升中,逐步进入名校行列。

 以上便是澳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基础和起跑线。

 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新平台和新目标。

 如果说澳门回归给了澳门高等教育发展首个机遇,那么幸运的是大湾区和深合区的建设又为澳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又一个机遇,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必须打造新的平台,实现新的跨越。

 1.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澳门的定位十分明确,作为大湾区的中心城市,要在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走廊中发挥引擎和辐射作用。对于现有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学的澳门而言,无疑澳门高校必须不负众望,承担这一重任。

 2.二○二一年九月,国务院颁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深合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深合区要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製造业,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发展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发展现代金融产业等四大产业。面对深合区的核心任务,澳门深感人才和资源的不足。澳门高校应勇于担当,为发展四大产业作出贡献。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zhengce/4815/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